中俄海关监管结果互认 哈尔滨为对俄出口企业提供极大通关便利
哈尔滨海关不断加强中俄边境海关合作,全力推进中俄监管结果互认项目实施,努力实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为企业通关提速,助推龙江打造对外开放的全新升级版。2016年,哈尔滨海关与俄罗斯远东海关局监管结果互认项下自俄罗斯进口货物2532.67吨,主要商品为黄豆、板材、玉米;出口货物2232.16吨,主要商品为水果蔬菜。 据哈尔滨海关副关长王富宽介绍,“监管结果互认”是指两国海关在预先信息交换的前提下,进口国口岸海关对特定商品认可对方的监管结果,免于重复查验并直接放行,即经中国海关(俄罗斯海关)查验的出口货物,俄罗斯海关(中国海关)一般不予查验,直接放行的通关便利程序。此举大大节省了货物通关时间,降低了企业进出口成本,同时也节约了双方海关监管资源,有利于提升中俄贸易便利化水平。 “中俄海关监管结果互认的实施,为我们果蔬出口企业提供了极大的通关便利”,黑河市顺兴经贸有限公司经理史志新说,“公司出口俄罗斯以水果蔬菜为主,如今拿着国内的查验结果到俄罗斯便可直接过关,不用再查一遍,避免了易腐类商品在俄因再查验而造成的损失,既减少了通关时间,也降低了企业成本,让我们真正享受了海关改革带来的实惠。” 王富宽介绍,“中俄海关监管结果互认”是中俄两国总理定期会晤议定事项中海关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经中俄双方海关反复磋商,双方海关署长于2013年中俄总理第十八次定期会晤期间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和俄罗斯联邦海关署关于开展特定商品海关监管结果互认的议定书》,并由双方边境海关组织具体落实工作。2014年8月,哈尔滨海关与俄远东海关局在绥芬河——波格拉尼奇内口岸正式启动该项目,双方通过互联网发送《载货清单》扫描件后,哈尔滨海关隶属绥芬河海关、东宁海关通过检查《载货清单》对货物予以快速放行。 此后,根据中俄贸易发展的实际需求,中俄海关进一步扩展合作成果,试点的商品种类包括从俄罗斯联邦出口到中国的玉米、矿泉水、苏打水、麦芽啤酒、大豆,从中国出口到俄罗斯的包装袋,并增加黑河、同江作为实施中俄海关监管结果互认试点口岸。 据悉,该项目实施以来,哈尔滨海关不断改进监管服务,在分析研究监管流程及业务现状的基础上拟定可操作性强的业务操作流程,确保通关顺畅及电子信息与纸质关封安全及时传输;保持与俄罗斯远东海关局的良好沟通,及时通报业务运行成果,解决项目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主动与相关企业建立联系,定期跟踪问效,根据实际运行情况适时改进操作流程,为进出口企业提供双向通关便利,有效缩短货物通关时间,切实降低企业成本;定期统计业务情况,加强业务运行监控,及时了解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人民网记者 方圆、骞壮、冯旭东)
相关资讯
同类文章排行
- 俄符拉迪沃斯托克直飞中国长春的航班将于10月10日开通
- 俄罗斯对中国金属出口增长9%
- 俄罗斯8月份中国啤酒进口量同比增长一倍
- 今年1-8月满洲里关区对俄罗斯进出口同比增长34.5%
- 俄罗斯将在西安打造商品贸易中心 主要以食品为主
- 近两年来34%俄罗斯人对中国商品的看法有好转
- 美国计划强化对俄罗斯制裁措施
- 俄罗斯禁止销售无标签服装的禁令于9月15日生效
- 受俄罗斯汽车报废税提高预期影响 中俄边境拥堵状况持续加剧
- 中俄边境绥芬河口岸前8个月出入境旅客超48万人次
最新资讯文章
- 俄符拉迪沃斯托克直飞中国长春的航班将于10月10日开通
- 俄罗斯对中国金属出口增长9%
- 俄罗斯8月份中国啤酒进口量同比增长一倍
- 今年1-8月满洲里关区对俄罗斯进出口同比增长34.5%
- 俄罗斯将在西安打造商品贸易中心 主要以食品为主
- 近两年来34%俄罗斯人对中国商品的看法有好转
- 美国计划强化对俄罗斯制裁措施
- 俄罗斯禁止销售无标签服装的禁令于9月15日生效
- 受俄罗斯汽车报废税提高预期影响 中俄边境拥堵状况持续加剧
- 中俄边境绥芬河口岸前8个月出入境旅客超48万人次
您的浏览历史
